500元4个小时初中生_可以约人的二维码_100块约3小时上门

朝阳区大中小学“接力培养 接续成长”交流活动在陈经纶中学成功举行

来源:集团教科研 发布时间:2025-03-20

3月18日下午,朝阳区大中小学“接力培养 接续成长”交流活动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北京市朝阳区思想政治教育指导评价中心和中国传媒大学联合主办,北京市陈经纶中学承办,旨在通过分享优秀学生的成长经历,探讨大中小学贯通培养的有效路径,促进全人教育的深入发展。市区领导、兄弟学校教师代表以及陈经纶中学师生共计约220人参加活动。 

活动以“百年经纶,全人成长”为主题,围绕陈经纶中学两位优秀毕业生——郭傲然和张健以的成长历程展开。两位学生的小学、初中、高中教师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回顾了他们的成长轨迹,分享了教育过程中的点滴心得。 

优秀学生分享:成长的足迹 

活动伊始,主持人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的隋欣益老师简要介绍了活动背景和意义。随后,郭傲然和张健以分别通过短片和现场发言,向与会者展示了他们的成长故事。 

郭傲然以“在人生的旷野上自由奔跑”为题,分享了自己从小学到大学的成长经历。他提到,自己在不同阶段遇到了许多优秀的老师,他们的引导和鼓励让他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突破自我。郭傲然特别感谢小学班主任潘雪飞老师、初中化学教师赵鑫老师以及高中语文教师张宏平老师,正是他们的悉心教导,帮助他在学术和个人素养上取得了长足进步。 

张健以则以“以延续性的视角回看断裂的时间”为主题,回顾了自己在陈经纶中学的学习生涯。他提到,体育教师林楠老师和班主任金朝娣老师对他的成长影响深远。林楠老师不仅教会了他如何通过运动强健体魄,还培养了他坚韧不拔的意志;金朝娣老师则在学习和生活中给予了他无微不至的关怀,帮助他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主题沙龙:教育的接力与传承 

在随后的主题沙龙环节,老师们围绕学生成长主题,展开讨论。 

郭傲然的老师们从“积学·蓄势”“共学·立心”“游学·通识”三个话题出发,探讨了如何通过集体学习、社会实践和通识教育,帮助学生实现从慢速起步到变速超车的成长过程。老师们一致认为,教育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张健以的老师们则从“健以明德、强体、致行”三个角度,分享了如何在教育过程中实现德育、体育和实践的结合。他们强调,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不仅要注重学术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社会责任感。 

专家分享与领导讲话 

活动还特别邀请了浙江大学理学院数学系教授苏德矿在线分享他对一体化教育的见解。苏教授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强调了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的重要性,并呼吁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朝阳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陈先豹发表讲话,充分肯定本次活动的意义,并指出大中小学贯通培养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希望通过这样的交流活动,进一步推动朝阳区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 

接力祝福仪式:薪火相传 

活动的最后环节是“接力祝福仪式”,两位学生向他们的老师们送上了精心准备的礼物,表达了对老师们的感激之情。这一温馨的环节不仅象征着教育的接力与传承,也寓意着教育的薪火将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宣教处副处级干部杜德健、北京市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心副主任张海涛,中国传媒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刘东建、中国传媒大学学生工作部部长郭婧娜、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党委副书记杨竞博,朝阳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书记陈先豹、宣传统战科科长陈宇,朝阳区思想政治教育指导评价中心书记兼主任刘笑峰,陈经纶中学校长刘雪梅、党委书记郑蔚青,朝阳区垂杨柳中心小学书记钟亚利等领导和嘉宾参加活动。

本次“接力培养 接续成长”交流活动,不仅展示了陈经纶中学在贯通培养方面的成功经验,也为朝阳区大中小学的教育合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通过分享优秀学生的成长故事,活动进一步激发了教育工作者对全人教育的思考与探索,为未来的教育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活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