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黔两地教师联动开展“双师共研”数学教学研讨活动
为深化东西部教育协作,探索学科育人差异化发展新路径,近日,北京市陈经纶中学保利分校携手陈经纶中学东部子集团与贵州省毕节八中联合举办“经纬前行,异构生辉”双师课堂研讨活动,以八年级数学《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和《平行四边形的专题复习》不同课型的教学实践,共绘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图景。
活动依托“双师课堂”技术,打破地域限制,实现京黔双城教学资源共享。上午8时,保利分校魏鹏飞老师以“平行四边形的复习”为载体,通过一道中考几何综合题的解构、建构、重构,培养学生数学高阶思维。
毕节八中刘影老师则通过设计贴合学生生活的三个问题情境,以“路线选择-物资选购-方案选择”层层递进的三个环节,带领学生应用数学建模解决问题。两节课风格迥异却殊途同归,成为不同课型教学实践的精彩案例。
在互动研讨环节,两地教师围绕教学策略和方法展开深度对话。保利分校武向锦老师强调几何综合题目如何设计问题串,让学生清楚一道中考题如何从基础图形循序渐进到综合题,从而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毕节八中邓福生老师则分享了基于贵州学情的本节课的研讨生成过程。
北京市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周明芝高度评价活动成效。双师课堂不仅实现了优质资源的跨时空传递,更通过“异构-比较-重构”的教研闭环,为教师专业成长注入新动能。随后,周老师针对人教版新教材的新变化和新趋势给出了前瞻性的指导意见,提示老师们用好教材,用好单元提示,用好评价量表,为数学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本次活动创新构建了“云端共研、线下实践、资源共享”的跨区域教研模式,形成可复制的教育协作机制。两校教学干部表示,将持续深化合作,以数学专场为起点,逐步辐射全学科,为乡村振兴与教育公平同频共振提供鲜活样本。
此次京黔联动既是教育技术的实践突破,更是教育情怀的生动诠释,为新时代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书写了创新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