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地理学科“基于集团化背景、学科大学部架构下的初高中贯通培养”研讨活动成功举办
4月9日,北京市地理学科“基于集团化背景、学科大学部架构下的初高中贯通培养”研讨活动在北京市陈经纶中学本部高中举行。本次活动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地理教研室主办,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大学科部地理学科组与陈经纶中学教育集团联合承办,旨在探索集团化办学背景下初高中地理学科的贯通培养模式,促进地理学科教学的创新与发展。来自北京市各区县的180余名地理教师齐聚一堂,教研活动同步线上转播,全国范围内线上线下的地理学科教师共同参与这场学术盛宴。
活动开幕:聚焦贯通培养,共话教育未来
上午8:00,研讨活动在报告厅正式拉开帷幕。陈经纶中学教育集团校长刘雪梅及朝阳区教科院副院长关颖慧分别致辞,强调初高中贯通培养在集团化办学中的重要意义。
陈经纶中学教育集团地理学科中心组长赵卿老师作题为“基于集团化背景、学科大学部架构下的初高中贯通培养”的主题发言,从时代背景、发展历程、培养策略三个方面分享集团在地理学科贯通培养中的探索经验,为与会教师提供宝贵的参考。
研究课展示:创新教学形式,彰显学科特色
活动的第二阶段为研究课展示,分为初中和高中两个学段,共呈现六节精彩纷呈的地理课。在3D教室,初一学生通过《优化校园体育活动区——以陈经纶中学帝景劲松分校毓秀校区为例》一课,展现了从身边的环境进行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初二学生则以“循证社区,和谐发展——以保利嘉园社区停车调查为例”为题,探讨了地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初三的课程《电子研学线路图设计——以黄山市为例》,从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深度融合方面进行了实践。
数字化大厅内,高一学生围绕“城市问题调查及合理规划——以学校周边地区为例”主题展开自我创新式深入研讨,高二学生则通过《区域产业结构变化——从朝外到北京》一课,展示了数据分析与区域认知能力。高三的课程《生态示范区建设——以雁栖湖为例》则从全方位体现了综合素养的深层次延展。这些课例以地理实践力为主线,从整体上体现了贯通培养的体系,展示出地理学科素养在不同学段的具体要求,不仅展示了陈经纶中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创新实践,也为初高中贯通培养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案例。
专家点评:深化研讨成果,引领学科发展
第三阶段,朝阳区教科院地理学部教研员杨利娜老师作题为“地理学科初高中一体化教研实施路径与策略”的主题报告,从教科研角度对项目整体推进进行专业指导。
北京市地理教研员陈红、翟少洋老师对各课例进行专业点评,高度肯定陈经纶中学在地理学科贯通培养中的探索成果,并指出集团化办学为初高中教学的衔接提供了平台,朝阳区大学科部的架构则进一步促进了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本次研讨活动通过主题发言、研究课展示和专家点评三个环节,全面展示了陈经纶中学教育集团在地理学科贯通培养中的实践与思考。活动不仅为北京市地理教师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平台,也为集团化办学背景下初高中教学的衔接与创新提供了新思路。未来,陈经纶中学将继续深化地理学科贯通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为培养具有地理核心素养的学生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