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元4个小时初中生_可以约人的二维码_100块约3小时上门

团结湖分校召开全人教育视域下的非中考学科“双成长”研讨会

来源:钱梦玲 发布时间:2025-04-21

为深入探讨非中考学科在育人体系中的核心价值,推动学科教学从“知识传授”向“素养培育”转型,北京市团结湖分校于4月15日召开了主题为“从‘边缘’到‘枢纽’:非中考学科的育人价值重构”研讨会。会议聚焦全人教育理念,通过专家引领、课堂反思与跨学科对话,探索非中考学科助力学生与教师“双成长”的实践路径。    

数字技术赋能:重构学科育人新视角 

会议由教学处副主任钱梦玲主持。开场环节,学校创新运用“数字人”技术,以动态可视化形式呈现非中考学科在核心素养培养、跨学科融合及终身发展中的独特价值。数字人指出:“地理的空间思维、生物的探究精神、历史的辩证视角、化学的创新意识,共同构成学生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素养拼图’。”这一形式生动诠释了非中考学科从“边缘配角”到“育人枢纽”的角色转变。     

课堂反思:从教研评课到育人实践 

在研讨环节,地理、生物、历史、化学四学科教师结合区教研员听评课反馈,展开深度教学反思。地理学科徐晨老师围绕“奥运为翼”谈如何助力学生的地理学习,通过结合课上东京奥运会相关内容,在多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培养。 

生物学科张兰老师从初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谈具体的路径探索,汇报了生物学科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方面本学期的落实情况和长远规划。   

历史学科李燕老师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为主题,谈新中考改革形势下如何更好地上好历史复习课,她提出历史与现实紧密相连,在复习课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将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历史学习的现实价值,增强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同时提升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化学学科贾春丽老师则聚焦“中和反应”主题,分享如何将化学课堂变成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的起点,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注入科学理性的基因。 

共识与展望:迈向“双成长”育人新生态 

钱梦玲副主任总结指出,非中考学科的育人价值重构需实现“三重突破”:一是转变观念,将学科视为全人教育的“支点”而非“点缀”;二是创新课堂,以真实情境和跨学科任务驱动素养落地;三是完善评价,建立多元动态的成长跟踪机制。

本次研讨会为非中考学科教师提供了理念更新与实践改进的交流平台,也为学校构建“五育融合”课程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学校将持续推进非中考学科与中考学科的协同发展,真正实现“学科育人”与“师生共长”的双赢目标。

 

 

张兰老师汇报生物学科落实情况